
2018-01-10 國際人資介紹 - 越南人力資源概況(2017)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劉彥青 Claire Liu
越南是離台灣最近的新南向國家,在越南官方數字,台灣是第3大外資(實為第1大)。雖然在台灣越南是台灣第1大外籍人口,但多數台灣人對越南是陌生的,「越戰」是世界認識越南的方式,戰爭遺留下來的貧窮與動盪;「越勞」、「越南新娘」則是台人對越南人的概括印象。然而從世界經濟趨勢來看,越南是近年來最火熱的話題,尤其是因為越南的人口結構相當年輕,豐沛的勞動力與崛起的消費力,成為世界各地投資客的淘金寶地。
越南政經情勢
兩千年的歷史直到近代才真正擺脫外來強權的影響,歷經10世紀時期擺脫中國統治正式建國、19世紀中晚期法國殖民、二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54年越盟在奠邊府戰役中擊敗法國軍隊承認越南獨立,並以北緯17度線為界,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統治,南方則先後建立了越南國及越南共和國(南越)。1955年越南戰爭爆發,受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對抗受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最終美國在越南戰爭中遭受嚴重損失,冷戰的優勢逐漸為蘇聯占據。1975年4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攻占越南共和國的首都西貢,將其改名為胡志明市。自此北越成功統一全國,將國名改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北越與台灣氣候類似,四季分明,7至11月沿海多颱風,南越與泰國、馬來西亞氣候類似,終年濕熱,分雨(5至10月)、旱(11至4月)兩季。土地32萬9,556平方公里,約台9倍大,人口目前約達9540萬,約台灣4倍多。全國區分為58個省,及5個直轄市,首都河內(Hanoi)。
越南天然資源豐富、政治社會穩定(共產黨一黨專政之集體領導,相較鄰近國家穩定)、經濟措施開放(政府重視外資、主張簡化投資手續、增加投資競爭力)、勞工勤奮及文化與我國相近;惟缺點是投資法令繁瑣、缺乏效率、勞動法較偏袒勞工、基礎設施不足、人民守法觀念薄弱,再加上罷工(非法罷工頻仍,未獲妥善解決)、缺工、缺水、斷電等問題嚴重,工資、土地及經營成本提高,此外官員薪資低造成貪腐嚴重,再加上近年來財政赤字擴大,政府常發動大規模查稅,致當地台商經營面臨諸多挑戰。
2015年越南經濟增速達6.68%,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16年底的統計顯示台商投資越南的項目將近2500件,總金額達315億美金,居所有外資的第4位,僅次於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看上越南亮眼的經濟成長率,加上不斷成長的人口紅利,是當今政府新南向政策的7大重點國家之一。 2018年越南經濟社會發展計畫決議,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目標定為6.5%至6.7%,其中出口成長7%至8%、貿易逆差金額占出口總額比重在3%以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維持在4%以下及社會發展投資總額占GDP的33%至34%等目標。
人口結構和社會文化
越南有七成以上人口都低於35 歲。5445 萬勞動人口居世界第12 位,未來勞動力也將保持充裕。根據2017調查數據顯示,越南9500萬的人口中,男女人口比例幾近各半,人口密度約為272人平方公里。0-14 歲人口占比:23.8%,25-54 歲人口占比:45.2%。勞動人口年輕(相對於台灣二年後邁進老年化社會),目前48%勞動力是從事農業,21%在工業部門就業,31%在服務業,失業率僅3.5%。同為共產黨治理的越南,與中國改革開放背景與歷程相似,因此在很多經濟政策上都參考中國。所以台商藉由過去在中國投資的經驗,有助於近年在越南的發展。目前越南台商高達5 千多家,人數達4 萬人,在東協各國中最多,而且在513 排華暴動後,沒有一家離開。
越南人力資源指標
越南勞動力充裕,但高素質勞動力佔比卻不高,受過良好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僅佔不到20%。整體優勢為勞動力成本較低,平均工資為210 美元/月。越南低廉的用工成本,人員工資水平、土地價格約為中國的一半,水費也比中國便宜,而電費只有中國的 40%,優惠的稅收政策,企業稅率為20%,失業率為僅為3.4%。因此勞力密集的產業,有逐步南移,從中國慢慢移轉至南亞的趨勢。
人力資源挑戰
由2010至2015年,越南政府每年都有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年均增長率為18%。2017年1月起把最低工資提高7.3%,2018年元月起,地區適用基本薪資額的2項方案,包括調幅分別為6.5%及7%,到2020年,包括河內及胡志明市在內的一線地區最低工資將增至480萬越南盾(約213美元)。
調整的幅度依地區展開,第1區從目前的3,750,000越盾調高至3,980,000越盾(多出23萬越盾,越南央行滙率中心公告即期滙率1美元兌換22,440越盾)、第2區從3,320,000越盾調高至3,530,000越盾(多出21萬越盾)、第3區從2,900,000越盾調高至至3,090,000越盾(多出19萬越盾)、第4區從2,580,000越盾調高至2,760,000越盾(多出18萬越盾)。根據越南勞工部公布的《最低工資調整路線圖2020》,
在法定工時每日上班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週不超過48小時。資方可訂定每日或每週之上班時間,但須事前通知勞工。勞工從事特殊繁重、具毒害或危險性之工作(依勞動部、衛生部規定),每日工作時數不超過6小時(勞動法第104條)。至於上班日數,一般而言工廠以每週上班6日為原則,公司則多為5日。
越南政府之立場,相對較偏向保護勞工,勞資問題亦為經營者應予正視及妥為因應之課題,由於生活指數日益上揚,雖然越南政府近年來亦年年向上調整最低基本工資,仍未能滿足勞工之需求。勞工為爭薪資、福利、退休金等待遇而進行抗議、罷工等事件有所聞,廠商亦宜在進行成本考量時,將勞動成本、人事費等列為重要因素。
人力資源對策
越南近年開始發展人力外派業務,透過與人力外包企業簽訂工作項目承包合約或生產代工合約等形式,提供企業報稅人員、會計人員、業務員、市場行銷人員、海員、搬運工、交貨員、餐廳服務生、家庭幫傭、保姆、長者照顧、電工、電子技工等技術人員以及其他一般勞工等外派勞工。按季生產經營企業的人力外包僱用合約時間通常一至三個月,企業清潔工或保安人員外包合約則一至三年。但外資人力仲介公司寥寥無幾,以Telentnet較知名(成立於2007年)。
2012年越南勞動法正式將人力派遺服務業納入管理條款。依據勞動法實施細則第54條第3款規定,外國人力仲介公司要在越南執業,必須已至少連續營運5年,註冊資本額至少要100億越盾,同時必須繳交10億越盾執業保證金。至於越南民眾從事人力仲介服務業,註冊資本額20億越盾及10億越盾執業保證金。故該產業實質上尚未對外開放,顯現越南對於國際規範的簽署與實踐落差仍然相當的大。
越南的政策為保障勞工,在經濟成長的趨勢下,持續提升並改善勞工的薪資水準。政府積極追求轉型,希望發展高品質的人力需求產業,所以在勞工政策福利方面,持續加強並訂下規範。相較於其它南亞國家,越南勞工意識明顯較高,長期而言,對於外資企業來說,在當地除了要準備日益提升的勞動力成本外,勞資關係和諧也是必需面對的重要議題。
Bibliography
-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編撰越南經貿暨投資環境參考資料106年9月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越南統計總局
-
RESEARCH經貿研究網站
-
全球台商服務網
-
Knoema世界数据图册/越南/经济越南/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