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7 國際人資介紹 - 菲律賓人力資源概況( 2014 )

 當說到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你會聯想到什麼? 菲律賓這多元文化的國家,境內包括有馬來、印尼、西班牙和一些中國等不同種族,各自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先後在西班牙和美國殖民統治之下,將其民主及宗教信仰傳入,造就菲國東西方民族大融合。天主教為菲律賓人主要信仰(82.9%),菲律賓也為少數精通英語國家,雖說菲律賓語為官方語言,但全國通用英語(80%),是世界第三大英語國家。 

  英語能力強加上豐富及工資相對低廉,讓菲律賓成為全球最大勞工輸出國,同時也為台灣外籍勞工主要來源國之一,僅次於印尼之後,菲籍勞工赴台主要從事製造業及社福醫療相關服務業,根據菲律賓勞委會報告表示,2013年底菲籍勞工在台幫傭共有89,024人,其中產業類為66,103人,社服類為22,921人,顯示台灣及菲律賓密切勞工合作關係。

菲律賓的政經情勢

  過去菲律賓政府受到少數家族操控,經濟發展受到阻礙,自2010年菲律賓總統艾奎若三世上任後,政經環境才有了明顯改善,艾奎若總統積極針對國內貧窮、貪瀆問題及改善企業經營及環境等改革,漸漸獲得人民認同及信任,政府貪腐印象排名提升,2012年更超越印尼與越南,近幾年政府效能排名大幅進步。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統計,菲律賓為全球第40大經濟體,同時也為世界新興市場之一。自2012年開始,菲律賓經濟開始升溫,為東協國家中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在2013年強勁私人消費及投資拉動國內經濟的成長,其中私人消費增長了5.6%,貢獻國內一半以上GDP成長。2013年第四季發生海燕風災,儘管部分地區受到受到自然災害襲擊,造成人民傷亡、基礎建設和農業損失,糧食短缺結果造成通貨膨脹,不過國內生產總值仍增長近6.5%,經濟成長率如預期成長,在2014年的經濟成長率達7.2%,遠高於2008年自2012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記錄。

  至於對外貿易,菲律賓進口(572.4億)大於出口(539.8億),多半以電子半導體和零組件為主,日本、美國和中國大陸等國為菲國主要進出口夥伴。

菲律賓的人力資源指標

  2013年底菲律賓人口約為9735萬人,為世界人口第十二大國家。全菲共有5981萬勞動人口,其中有超過一半勞動力集中在服務業(52%),其次為農業(33%)及工業(15%)。近兩年失業率由7.1%上升至7.5%。人口結構方面,青壯年人數高佔總人口比例61%,顯示其勞動力充沛。

 

菲律賓人力資源挑戰及因應之道

  提升就業和改善貧窮是一大挑戰

  雖然說過去兩年經濟成長超過6%,但卻無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改善貧窮問題。2014年一月失業率從7.1%上升至7.4%。就業不足率仍維持在19.5%,青年失業率為17.3%,同比去年16.8%高,也比失業率高出一倍。有將近40%非就業或市不穩定就業人口,因此如何提高就業是目前菲律賓政府所需面對問題。

  為此,菲律賓政府發展了2010-2016規劃,目標是2016年是失業率調降至6.5%-6.7%,就業不足率降至17%,改善貧窮為18%-20%。主要策略是提高基礎建設、農業、教育及健康的公共投資,同時改善投資環境和擴大生產。公共和私營部門夥伴關係是一個關鍵的策略,以提高投資和提高競爭力。

此外,菲律賓面臨領導人發展、人才管理及接班人培育的挑戰。菲律賓的人才管理協會PMAP ( Peopl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the Philippies ),本來person更名為peple,將原本的人事管理轉型為人力資源管理。為促進國際化,在海外建立分會,與亞太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有密切往來,此外也也發行雜誌並持續徵稿,向亞太區人力資源會員們邀稿。2014年PMAP 戰略重點主要以提升菲律賓人力資本,提升菲律賓人們特殊技能和競爭能力,以便與國際接軌,促進和東協的整合和亞太人力關係。

  海外女傭回流,國內失業率仍然高

  有鑑於菲律賓經濟走強,造成香港及新加坡菲律賓女傭的出走潮。現在有證據顯示越來越多菲律賓女傭選擇留在自己的家庭,造成香港和新加坡菲國內女傭缺少。為應付女傭短缺問題,新加坡採取降低雇用門檻,只要有流利英語寫說就及錄用。香港則向緬甸、孟加拉找尋新女傭,但成效有限。在這趨勢當中,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也開始投資基礎設施和發展計畫吸引女傭回流,不過國內整體失業率仍然很高,這部分是菲律賓必須面對問題。

 

  推動首次「青年就業準備計畫」,改善青年失業及培養青年就業生產力

  根據菲律賓統計監督的勞動力調查,2014年的青年失業人數為1,456百萬人,占總青年勞動人口16%。青年失業率比全國失業率高出兩倍多,這是目前政府所面對的問題挑戰。為改善青年失業及培養青年就業生產力,菲律賓勞務局推動首次青年就業準備計畫,目標將青年就業率從目前的60%~65%提升至80%。此計畫主要針對尚未找到工作和工作經驗一年以內的18至24歲的青年求職者,除了提供當前的勞動力市場訊息、企業與人才職缺媒合,也提供生活技能/職能培訓、提供青年實習機會,幫助求職者找到合適工作機會和提升競爭力,強化解決青年就業。另外,凡參與此計畫、提供實習機會的雇主只要支付最低工資的75%,享有降低實習成本,同樣也可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創造雇主與求職者雙贏。

 

本文編譯、審稿: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 黃歆瑜(Sandy)  委員
分享請註明網址及說明: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編譯,http://www.chrma.net/web/index.php

 

閱讀更多:
 



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 2018 Chine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本網著作權及責任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CHRMA 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本站最佳瀏覽解析度建議: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