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5-06 國際人資介紹 - 印度人力資源概況( 2014 )
想到印度你會想到什麼?香料還是寶萊塢電影?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成長很快,去過印度的人說交通很亂,有業務往來的人說英文很難懂。近期引人注目的是:很多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有越來越多是由印度人擔任,包括CEO。為什麼會這樣呢?
電影「三個傻瓜」裡,主角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讓人看到了印度社會的狀態,男生想要當工程師,女生想要當醫師,年輕人為了家庭,為了理想奮鬥,想要脫離貧窮,想要藉工作翻身,是當今印度社會普遍的氛圍。
印度政經情勢
印度土地面積達328萬7000餘平方公里,係世界第七大國,首都新德里位於北部的平原,為多數人到印度旅遊的起點。語言非常複雜,官方語文就有15種之多,其中以HINDI語系人口居多,政府運作與商務活動則以英文為主。社會階級明顯,貧富差距非常大,種姓制度世代沿襲。
印度為全球第9大經濟體,第19大出口國,第10大進口國,可是大家或許不知道,印度也是世界第3大奢侈品的消費國,對外投資額為16.5億美元,對印度直接投資金額為9億美元。此外,經濟成長率經常保持在5%以上的印度,國外法人投資更達300億美元,可見全世界對前進印度市場,非常的有興趣,與巴西、俄國、中國共同列為新興市場之金磚(BRIC)四國。然而經濟欣欣向榮景像的背後,印度的通貨膨漲率經常高於經濟成長率1~2%,高經濟成長的負面效應,可從這二項經濟指標數據中看出端倪。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GDP real growth, % |
7.3 |
5.1 |
4.8 |
5.7 |
6.4 |
Inflation, % |
9.5 |
7.5 |
6.3 |
6.3 |
5.4 |
Rupee to US$1,year average |
46.6 |
53.4 |
58.5 |
61.0 |
58.5 |
資料來源:IMA Asia, February 2014. (*表預估值)
印度現階段正在等待新政府,大選將在5月進行。吳順煌在「印度經濟轉折要看2014大選」一文裡說道:「印度經濟等待的不是AAP(Aam Aadmi Party, 小老百姓黨),而是一個由BJP反對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印度人民黨)組成的強力政府,因為BJP的旗手是一個已經領導古吉拉特邦走上高速發展的強硬派政客─納蘭德拉‧穆迪(Nanendra Modi)。古吉拉特邦在穆迪的帶領下,成為工業審批最簡化、腐敗最少的邦,也成為吸納投資最多的印度邦之一,這個快速工業化的邦,被稱為『印度的廣東』,可能會扮演中國廣東省在改革開放時的角色,成為印度工業化的模板。」
印度人力資源指標
印度人口近12.4億,高居世界第二,教育普及率低,文盲率約40%,平均壽命男性為65.8歲,女性為68.1歲。目前勞動力總人口僅次於中國,其中有超過50%勞動力集中在農、漁、牧業,產值卻只佔GDP的12%,據估計,到了2030年,印度將有9億勞動力,2050年時,將比中國多2億、比美國多5億勞動力。人力資源就業市場的現況,約有近94%的就業人口是由非正式官方機構或是正式組織所僱用,印度政府提倡給女性較多的工作機會(CSR)、女性平等受教權、技職教育等。
印度人力資源挑戰及因應之道
印度經濟的全球化促使企業從新思考他們未來的策略,轉型已是公認必要的生存與成長之道。根據世界人資聯盟的調查報告,人才短缺需求又迫切(人才召募與留任的政策)、人才管理與改善領導力發展、及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balance)是印度人力資源方面最大的三項挑戰。
近年召募的目標移到波斯灣(Persian Gulf)一帶,很多公司會出雙倍的薪資挖角,為了找到特定的人才,企業祭出各式各樣的召募管道和方法,例如透過畢業校友會網絡連結。針對領導力的發展,以內部教練(Internal coaching)的方式進行越來越受青睞,由內部的高階主管擔任教練的角色,並結合外部的研討會。
印度社會重視家庭的觀念根深柢固,對於工作生活平衡的因應方式,「長期帶薪休假」與「彈性遠距離(在家)辦公」的配套措施興起。有56%的公司預估,在2015年會提供「長期帶薪休假」,有48%的公司會提供「彈性遠距離(在家)辦公」,期望透過這些彈性工作方式,幫助達到工作生活平衡。
印度的快速成長源自於對「創新」的努力,由於過去發展慢與舊的基礎建設與其他國家不同步,因此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裡,他們選擇跳躍式的創新發展方式,跳過傳統基礎建設的包袱和限制,替代成本相對低,導入又快速。
2014年第2季所做的「萬寶華全球就業展望調查」結果顯示,每兩個印度僱主中,就有近一位會在第二季增加人力,印度的就業展望再次為全球之冠。而印度人的自信度與表達能力,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外顯和積極,加上英文能力利於與世界各國溝通,這或許也是他們的人才能夠浮出檯面的原因之一,也是值得台灣人才學習的地方。
參考資料:
1、Asia Pacific Feder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ep. 2013). India Country Report . http://www.apfhrm.com/member-organisations/india
2、IMA Asia. (February 2014). Asia Pacific Executive Brief. 15.
3、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 World Federation of Peopl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pr. 2008) Creating People Advantage: How to Address HR Challenges Worldwide Through 2015.
4、吳順煌(2014)。印度經濟轉折要看2014大選
5、外交部領事事務局(2014)。
6、萬寶華全球就業展望調查,(2014)。引自http://www.manpower.com.tw/index.php?option=com_phocadownload&view=category&id=67:q214-meos&Itemid=862&lang=zh
本文編譯、審稿: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 劉憶萱 委員
分享請註明網址及說明: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編譯,http://www.chrma.net/web/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