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4 國際人資介紹 - 新加坡人力資源概況 ( 2013 )

你知道新加坡的樟宜機場連續好幾年榮獲全世界第一名的機場排名嗎?大家熟悉的新加坡、獅城、或是花園城市,是觀光旅遊的熱門地點。觀光資源的收入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根據2012年新加坡觀光旅遊局統計,到新加坡的外國旅客超過1,400萬人,帶來230億新幣的營收,約佔新加坡整體GDP的4%。其中約有五分之一(2.83百萬)是來自台灣。除此之外,為什麼我們對新加坡這麼關心呢?

 

新加坡政經情勢

就地理位置而言,新加坡處於東南亞的中心,位處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馬六甲海峽,和馬來西亞中間隔著柔佛海峽,以一條長堤連接往來,隔海與印尼相望,是天然交通樞紐。全島地勢平坦,國土面積僅 710 平方公里,相當於台北市的2.5倍。和台灣相似,土地面積不大但人口密集,也曾經一起並列為亞洲四小龍。

這個昔日的小漁村於1965年獨立建國,其實是個相對年輕的國家。由於受到英屬馬來亞的影響,政治系統和文化也可以見到英國的影響。雖然總統是由人民直選,不過真正具有行政執行權的其實是總理,也是行政院的最高長官,採總理制。行政系統則分為行政、司法、立法的分立的三院制。

由於天然資源缺乏的限制,物資多仰賴進口,即便是日常用水,也必須經過管道,由馬來西亞提供。因此新加坡早期就自我定位為亞洲金融和貿易運輸樞紐的地位,積極的規劃相關的基礎設施和經商環境,對外投資,主動跨國招募全球的人才。根據新加坡政府統計2013年整體GDP成長率是4.1%,比起2012年的1.9%,是很值得滿意的成長。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GDP real growth, %

6.0

1.9

4.1

4.5

5.0

CPI, year average, %

5.2

4.6

2.4

3.0

2.9

Exchange rate

1.26

1.25

1.25

1.28

1.31

 

資料來源:IMA Asia, February 2014. (*表預估值)

 

新加坡人力資源指標

自1959年自治以來,新加坡就由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執政至今。目前總人口超過540萬人。到新加坡很難不注意到它多元文化的特色,四種官方語言,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中,英語還是主要的官方語言。在主要的四大族群中,華人(72.4%)、馬來人(13.3%)、印度人(9.2%)、及歐亞人(3.3%),都有各自的文化、信仰、飲食及語言特色,讓新加坡對於多元文化的覺察和制度,都有很獨特的規劃經驗。

新加坡的人口高齡化程度位居全球前10,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名列第2。根據新加坡人口普查報告,2008年超過65歲的高齡人口佔總人口比率8.7%,2012年增加到9.9%,預估2030年的時候,會佔總人口比例的19%。人口高齡化對於新加坡,是個無法忽視的議題。

再看看人力資源相關的統計,新加坡2013年整體的失業率是1.9%,當年度增加134,900失業人口,比起2012年的129,100失業人口,還是稍微增加。儘管政府持續引進外國勞工,但國內的勞動人口需求依然還是吃緊。目前外勞人口的雇用率約佔整體勞動人口的33.8%。這些情形也反映出新加坡目前正面臨的兩個人力資源的挑戰。

 

新加坡人力資源挑戰及因應之道

高齡化人口和本地人口減少的雙重衝擊
在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不分男女),但老年人平均預期壽命達75歲,那麼退休後的10年,他們該做什麼呢? 如果妥善規劃,不但可以降低勞動人口減少的衝擊,也可以增加高齡人口的就業率和財務經濟的效益。新加坡政府因此成立了部長級的專責單位(MCA, Ministerial Committee on Aging)。提出的「樂齡新加坡」的願景和四大主軸,來因應未來高齡的人口的準備:
1、老有所用 (enhance employability and financial security):提高被僱用力和財務保障。
2、老有所醫 (provide holistic and affordable healthcare and eldercare):提供整體和可負擔的醫療照顧和老年照護。
3、老有所居 (enable aging-in-place):就地養老、提供諮詢和協助。
4、老有所樂 (promote active aging):鼓勵積極的樂齡生活方式

針對這四大主軸,政府提供培訓和諮詢服務,鼓勵退休的人士依據自己的情況和技能,繼續從事兼職或全職的工作,提高自身經濟上的保障。也和民間醫療服務提供業者配合,成立醫療諮詢服務,協助需要照顧的退休人士,使其獲得完整的醫療照護和服務的訊息。對於退休人士,政府同時倡導高齡者維持原本的在地居家生活,但是搭配提供相關的需求支援和中長期的醫療照護需求。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更進一步的提供獎勵和提供資金,實質鼓勵各界投入相關的醫療照護和設施開發等等的研究開發和研討會。

人力及人才短缺
將近四成新加坡的雇主反應正在面臨人才短缺的痛苦,依據Manpower Group 2012年度人才短缺的調查報告,前五大最難遞補的職缺,排名第一的是生產現場的人員,其次是會計、財務從業人員和工程師;接下來依序是秘書和助理;辦公室行政人員;和業務人員。雇主們的痛苦來自總體人才供給量不足和缺乏足夠的專業職能。在面臨人才短缺的議題上,調查報告中也指出,目前是透過產學合作、加強人才發展計畫、和提供訓練發展現有的員工由內部晉升遞補等的方式來因應。

無論是人才或是人力短缺,新加坡一直以來都長期持續的引進外勞和外來人才來因應,2012年外來人口已經佔了新加坡總人口數的38%。然而在2013年底新加坡發生四十多年來罕見的外勞的暴動事件,之後新加坡政府遣返五十多位外勞。對於素來有者多元種族的國際形象,這次事件造成不小的衝擊。相信在未來面臨經濟發展、人才發展和引進外勞的相關政策之間的取捨,是新加坡持續需要考量和思考的議題。

 

參考資料:
1、Asia Pacific Feder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ep. 2013) Singapore Country Report.
2、IMA Asia. (February 2014). Asia Pacific Executive Brief. 12
3、Manpower Group. Talent Shortage Survey 2012
4、新加坡官方旅遊網站
5、新加坡旅遊局官方網站. 取自:http://www.stb.gov.sg/htm/STBAnnualReport/STB_AR12-13/index.htm
6、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歷年統計資料查詢. 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INIT.ASP

撰文: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 委員 忻維冰

分享請註明網址及說明: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暨公關事務委員會撰文,http://www.chrma.net/web/index.php

 

閱讀更多:
 



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 2018 Chine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本網著作權及責任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CHRMA 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本站最佳瀏覽解析度建議:1920*1080